在立式激光切割过程中,切割后常常会有一定程度的毛刺产生。毛刺不仅会影响器件的表面质量,还会对后续工艺和装配造成困扰。因此,去除切割后的毛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。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去除切割毛刺的方法。
1. 机械去毛刺
机械去毛刺是最常见的处理方法之一。通过使用砂轮、砂带或砥磨石等磨削工具,对切割后的毛刺进行切削和研磨,使其平整。机械去毛刺的优点是简单易行,可以快速去除大部分毛刺。然而,机械去毛刺存在着工艺复杂、操作繁琐,且很难达到高精度和高效率的问题。
2. 化学去毛刺
化学去毛刺是一种利用化学剂或溶液溶解毛刺的方法。对于金属材料,可以使用一些钝化剂或酸性溶液进行化学处理,使毛刺溶解或脱落。化学去毛刺具有操作简单、效率高的特点。但是,由于化学剂的性质和操作要求较高,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试验和调整,以避免对工件产生负面影响。
3. 焊点敲击去毛刺
对于一些较大的毛刺,可以使用锤子或棒槌等工具进行敲击,使其从切口中脱落。这种方法适用于材料较硬、毛刺较大的情况,但操作要求较高,需要熟练的技术。
4. 涂覆材料去毛刺
在切割表面涂覆一层特殊的材料,如聚丙烯薄膜、漆膜等,使毛刺与材料粘结,然后将膜层从表面撕掉,使毛刺随之脱落。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比较薄且均匀的毛刺,但需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和涂覆工艺。
5. 超声波去毛刺
超声波去毛刺是利用超声波的震动作用,对切口表面的毛刺进行去除。通过在液体介质中产生超声波,并通过设备的振动装置,将超声波传导到工件表面,使毛刺脱落。这种方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去除毛刺,且对工件无损伤,但需要专用的超声波设备和操作技术。
总之,在立式激光切割中,如何去除切割后的毛刺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。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,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去毛刺方法。在进行去毛刺操作时,还需要注意安全操作、正确操作,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试验和调整,以确保获得理想的去毛刺效果。